清晨的阳光洒进医生办公室,一患者家属手中的锦旗带着温热的谢意递了过来,红底金字上“仁心仁术除病痛,细心护理胜亲人”几个大字,映得人眼眶微热。摩挲着锦旗边缘细密的针脚,那些与患者并肩对抗疾病的日夜,像电影镜头般在我脑海里一一闪过。
记得那位反复气喘的大爷,第一次住院时血氧饱和度低到让人揪心,子女攥着检查单的手都在发抖。呼吸内科郭海生主任带领团队连夜复盘病史、调整治疗方案,从精准用药到呼吸康复指导,每天查房时多停留五分钟,听他念叨两句家里的花草,帮他把床头摇到最舒服的角度,那一刻才真切感受到,医者的成就感从来不是惊天动地,而是藏在患者逐渐平稳的呼吸里,藏在他们重新舒展的眉眼里。
锦旗上的每一个字,既是肯定,更是沉甸甸的责任。呼吸内科的患者,常常面临“呼吸不畅”的生理煎熬,也难免有对病情的焦虑不安。我们多一份耐心解释检查报告,多一次手把手教家属拍背排痰,多一句晨间查房时的“今天感觉怎么样”,或许就能让患者多一份战胜疾病的底气。这些年科室收到的锦旗,有的来自抢救成功的危重症患者,有的来自长期随访的慢阻肺老人,它们被整齐地挂在示教室墙上,每次开会抬头看见,都会想起入职时立下的誓言:“有时去治愈,常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。”
学医之路,道阻且长。但当看到患者带着笑容走出病房,当听到家属那句质朴的“谢谢”,便觉得所有深夜的伏案、所有反复推敲的方案、所有凌晨抢救时的全力以赴,都有了最温暖的注脚。锦旗会褪色,但医者护佑生命的初心永远滚烫——愿我们始终能以专业为刃,劈开病痛的阴霾;以温情为光,照亮患者的归途,让每一次“呼吸”都承载着希望与安宁。(内科四病区:陈毅)